下图中的酱釉猴纽盖鸡冠壶是小丫拍摄于首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,它出土于北京市顺义区安辛庄的辽墓。辽代(907年-1125年)距今约1100年,能保存如此完好,很不容易。
酱釉猴纽盖鸡冠壶实物拍摄(正面)
这件鸡冠壶和国家博物馆保存的茶末釉鸡冠壶既有相通之处,又有很大区别。想通之处在于他们同属于辽代,同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烧制的装水或盛酒的器皿;不同之处在于两者之间色泽不同、外形有差异,更加引人注目的是,酱釉猴纽盖鸡冠壶上有盖子,盖上有一个猴子。
酱釉猴纽盖鸡冠壶实物拍摄(局部)
国家博物馆茶末釉鸡冠壶实物拍摄(参考)
按常理推断,辽代契丹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,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,是没有猴子的。如果想把猴子与游牧民族的生活关联起来,还真得费些周折。
前文说过,鸡冠壶是模仿皮囊容器样式烧制的容器,之所以烧制成仿皮囊样式,其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方便骑马时携带。契丹人的游牧生活,是离不开水的。把壶烧制成皮囊样式,既不失一种美观,又大方实用。与此同时,在壶盖上烧制一个猴子,则又展示出另外一种信息——佛教文化。
酱釉猴纽盖鸡冠壶实物拍摄(斜前方)
佛教在汉代引入我国后,在南北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教派文化。继盛唐、至辽、宋时期,猴子在佛教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后期,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中把猴子写作“弼马温”,其实在辽宋时期,“弼马温”则被称之为“避马瘟”。
《搜神记》曾经有一段有趣的记载:赵固的马忽然死了,赵固很心疼,向郭璞寻求办法,郭璞让他带人到林中抓了一只猴子,带回去了。那猴子见到死马,上前对着马鼻子给它做“猴工呼吸”,很快那马就翻身而起,昂首嘶鸣,康复如初。
酱釉猴纽盖鸡冠壶实物拍摄(斜后方)
此外,把猴子养在马圈中,可以防止马得瘟疫的记载也不少,《马经》与《齐民要术》中均有类似的内容。同时,契丹人作为游牧民族,马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,保证马的身体健康,是他们的生活的重要保障。有了“避马温”的护佑,他们的生活是不是更加如意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