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组织
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。
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,故又称神经元,它具有感受刺激、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功能。
一、神经元
(一)神经元的形态结构
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,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。
1.胞体 细胞质内有2种特殊的细胞器:
(1)尼氏体(又称嗜染质):位于神经元胞体或树突内的嗜碱性团块或颗粒,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。
(2)神经原纤维:镀银染色呈棕黑色细丝,参与物质运输。
2.突起 分树突和轴突两种。
树突,一个到多个;轴突,细长只有一个。
(二)神经元的分类
1.按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 ①多极神经元②双极神经元③假单极神经元
2.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:
①感觉神经元(蓝色):又称传入神经元。
②运动神经元(红色):又称传出神经元。
③联络神经元(绿色):又称中间神经元。
(三)突触
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接触部位称为突触。
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部(突触前膜)、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(突触后膜)三部分构成。
二、神经胶质细胞
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比神经元多10-50倍,主要对神经元起支持、营养、保护和绝缘等所用。
(一)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
1.星形胶质细胞:在神经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、数量最多,分为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和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。细胞呈星形,突起的末端膨大,称脚板,附着在毛细血管壁上,参与构成血-脑屏障,阻止血液中某此物质进入脑组织,但能选择性让营养和代谢产物通过。
星形胶质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,对神经元的发育、分化功能的维持以及神经元的可塑性有重要的影响。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,星形胶质细胞可以增生,形成瘢痕。
2.少突胶质细胞:体积小,呈梨形或卵圆形,突起短分支少。参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。
3.小胶质细胞:体积最小,胞体细长或椭圆形,数量少,主要分布于灰质内。被激活后具有吞噬功能。
4.室管膜细胞:被覆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,呈单层立方或柱状,形成室管膜,可产生脑脊液。
(二)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
1.施万细胞:又称神经膜细胞,呈薄片状,胞质较少。参与形成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。施万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,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轴突的再生。
2.卫星细胞:又称被囊细胞,是神经节内包裹在神经元胞体周围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,对神经元胞体有保护作用。
三、 神经纤维和神经
(一)神经纤维
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。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。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类。
1.有髓神经纤维: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有髓神经纤维,由施万细胞包绕神经元的长突起(轴突)形成。多个施万细胞包绕一条轴突形成节段性分布髓鞘和神经膜。相邻节段间无髓鞘的缩窄部位,称郎飞结。相邻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。
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。
有髓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从一个郎飞结跳到下一个郎飞结,呈跳跃式传导,速度快。
2.无髓神经纤维:无髓神经纤维由较细的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膜细胞组成,不形成髓鞘,无郎飞结,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,故传导速度比有髓神经纤维慢。
(二)神经
周围神经系统的若干条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,被结缔组织包裹,形成条索状的神经。
每条神经纤维表面有薄层的结缔组织包裹称神经内膜。
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神经束,被神经束膜包裹。
包裹在一条神经外面的疏松结缔组织称神经外膜。
四、神经末梢
1.感觉神经末梢又称感受器。
2.运动神经末梢又称效应器。
(1)躯体运动神经末梢(又称运动终板),分布于骨骼肌。
(2)内脏运动神经末梢,分布平滑肌、心肌和腺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