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,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(公元502~519年),初名“妙利普明塔院”。
门票:20元/人
入口处⬇️
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
唐代贞观年间,当时的名僧寒山、希迁两位高僧创建了寒山寺。
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(一说是7次),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。
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,寺内古迹甚多,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,寒山、拾得的石刻像,文徵明、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。
钟楼主体建筑风格为仿唐式木结构八角形,三层,高为20.3米。世界第一大佛钟就悬挂在钟楼内。
新建的大钟楼高28.9米,有台基、主体建筑和宝顶三部份组成。台基共三层,高为2.1米。
敲钟祈福,20元/3次
有人在敲钟,耳膜震动,溜了溜了……
出大钟楼往南60米,“中华第一诗碑”巍然屹立,由碑帽、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。
碑身的正面镌刻俞樾手书的唐代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文,背面则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笔的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与碑额的九龙文饰天然合璧。
大碑
大碑矗立在一个水池中,以寓意张继夜泊枫桥时,水波涟漪,渔火点点的情景。
大钟大碑园内
2008年11月,经中国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审定,寒山寺大钟、大碑入选“吉尼斯”名录。
寒山寺1500年前开山有塔,名曰“妙利普明塔”。随着岁月流逝,塔几毁几建。自元代以来,已有600多年不见塔影。现在的普明宝塔于1996年重建。
1996年,寒山寺中轴线北边,一座总高42.2米(塔身30.5米)、仿唐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拔地而起,这就是普明宝塔,占地约3000平方米,平面呈回字形。
仿唐古建普明宝塔⬆️
和合祖庭⬇️照壁
屋脊上⬇️
和合二仙⬇️
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⬇️
江村桥是一座清代重建的古桥,据说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“江枫”指的就是江村桥和枫桥。走过江村桥,回首隔河看寒山寺,黄墙、高塔掩映在绿树丛中,更显得古寺的优美和神秘的氛围。
对岸是枫桥景区
桥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。
寒山寺的影壁是生意最好的地方,大家排着队等着拍照打卡。
入口⬇️
古运河
游舫
清朝雍正年间,寒山、拾得被追封为“和合二圣”,和合泉亦因此而名。
和合泉⬇️
山门两旁有两棵古樟
照壁内景
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,右为枫江楼,左为霜钟楼,都源于枫桥夜泊诗。
大悲殿
大雄宝殿⬇️
寒山寺的大雄宝殿佛祖塑像罩壁后,供奉的是寒山拾得的石刻像,而不是“观音渡海”众菩萨像。
寒山拾得的画像出自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罗聘之手。
大雄宝殿后门
寒山寺有座殿堂称“寒拾殿”⬇️
相传,丰干禅师是寒山拾得的师傅。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。
丰干禅师临终前,给寒山半部真经和一枝荷花。给拾得半部真经和一个篾盒,并说,诵透此经就会得道。
从此他们在苏州建立寒山寺,弘法和合,化育天下,演绎出一系列美丽的和合故事。
寒山拾得被大家公设为和合的化身,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代表性符号,作为和合祖师的“寒拾殿”,显然拥有和合祖庭的地位。
数年后,两人相遇苏州,各自拿出半部真经放在一起,又拿出荷花和盒放在一起,两人顿悟,意识到“荷”谐音为“和”,“盒”谐音为“合”,不约而同,脱口而出:“这是一部(荷)和(盒)合真经!”两人由此得到了“和合真经”,成为传承和合的祖师。
藏经楼系原来收藏陈放经书处,楼屋顶有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、唐僧、猪八戒、沙悟净的雕塑像。⬆️
无上清凉”匾是寒山寺的名匾,四个字便道出了一个纯净的佛境,一个独属于寒山寺的千古静谧,一个分享于世界的至上闲境。
樱花盛开,与宝塔相得益彰⬇️
这座宝塔有两大历史功绩:
一是结束了寒山寺600多年有寺无塔的历史,重现寒山寺的盛唐风采。
二是填补了唐代木结构楼阁式塔建筑在中国绝迹的历史空白,再现了唐代的建筑艺术。
东南西三面塔上挂着“拈花微笑”、“无量寿佛”、“明心见性”、“无上菩提”、“佛光普照”、“如入禅定”等牌匾。
法堂坐北朝南,出檐甚大,具有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筑风格。
露台中央,有一尊九龙五凤鼎,此鼎造型古朴,含意深远,周身雕饰九龙五凤,寓九州龙腾,五凤呈祥之意。
现法堂作为寺内佛教图书馆所用。⬇️
堂前池水环绕,池中锦鲤游弋,池水上凌空架露台,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。
锦鲤池,可以喂食,众多锦鲤肥硕无比,争相抢食。
雨越下越大,寺里的人却不少。
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,主要有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钟楼、碑廊、枫江楼、霜钟阁等。
佛像雕塑别具一格,碑刻艺术天下闻名。
寒山寺的碑廊里嵌立着宋明以来历代名人唐寅、文征明、康有为、罗聘等的诗词碑刻多块。
最有名的石碑,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《枫桥夜泊》诗: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⬇️
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,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。
寒山寺五百罗汉堂,它共三进四十八间,呈田字形,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,有泥塑金身的罗汉共五百尊,单双号相对而列。
看着寺内众人烧香、敲钟、祈愿,感受着那份虔诚和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