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故事:附庸。
“附庸”一词出自《孟子万章下》。该文中提到,在周朝的制度中,地方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等不同等级。其中,公、侯等高级贵族拥有方圆百里的封地,伯、子、男等低级贵族则拥有五十里的封地。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土不足五十里,则必须依附于其他国家,成为其附庸。此外,在《礼记王制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。战国时期,有一位卫国大夫向北宫绮请教周朝的等级制度问题。北宫绮回答说:由于被诸侯厌恶的那些制度的文献已经被销毁,所以具体情况已经不得而知。但据我所知,周朝的等级制度分为天子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等不同等级。天子拥有直接管理的土地,纵横一千里。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等贵族分别拥有方圆百里、七十里、五十里、三十里、二十里的封地。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土不足五十里,则必须依附于其他国家,成为其附庸。“附庸”最初是指那些领土不足五十里、必须依附于其他国家的小国家。在经济、军事和政治方面,它们都无法独立。现在的“附庸”国是指那些在帝国主义控制下无法独立的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