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常识>

“散点透视”和“焦点透视”的区别在哪里?

时间:2024-10-25 14:31:31


旧石器时代,文字远远没有出现,原始绘画主要有两大作用,一是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,比如,每天的狩猎成果,劳动成果,生老病死情况,二是作为图腾崇拜,把某个动物或植物当作祖先,是一种寻求亲缘关系和心理安全的文化现象。

在创作原始绘画时,原始人通常收集来自然界的天然彩色矿石,研磨成细粉末,跟一些植物的汁液调和,制作成颜料,把图案绘制在表面平整、光滑的岩石上,因此,这类绘画被称作“岩画”或“壁画”。

世界各地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石洞里,都发现过不少原始绘画遗存,比如,位于欧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的石洞里,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,分别发现了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,以及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,画面是原始人追逐猎物,狩猎成果的场景。这些岩画是目前为止,发现的最古老的绘画。

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

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,考古发现同样很喜人,发现了大量数千年到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古老壁画,画面内容大多为狩猎图,同时也有祭祀活动的场景。

我国西北地区的阿尔泰山、天山、昆仑山,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,同样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岩画,尤其“花山岩画”,内容和题材相当丰富,有狩猎活动,有祭祀活动,也有生殖图腾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
旧石器时代末期,我国黄河流域曾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,在这些遗址中,出土了大量彩陶,彩陶上有原始人画出的飞禽走兽图案,这类绘画形态,同样属于原始绘画。

不论是西方岩画还是东方岩画,比较下来,有三大共同点。

一是用线描来造型,原始人根据自己的经验、理解和想象,用线条勾勒出物象的外形轮廓,这些轮廓线条构成的造型,具备了绘画的基本特征。

二是用平涂来上色,用线条画好轮廓后,原始人会用不同颜色涂满轮廓线内的空白,让画面看起来更漂亮,更有装饰趣味。

古埃及壁画《捕鸟图》

三是作品具备叙事特征,用完整的画面讲述故事,一组画面就是一个故事。之所以这样做,是为了突出绘画的记事作用,把绘画当作文字来使用。

这三大共同点构成了原始人对绘画的基本认识,记事和装饰,是原始绘画最基本的作用。

真正的中国画诞生于战国时期,是因为此时期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工具——毛笔。

战国之前,文字通常镌刻在木片、竹片、甲壳、青铜器上,因为木片和竹片不适合长期保存,会逐渐老化、腐朽,因此,现代人目前只能看到一些甲骨文和钟鼎文。战国之前的画家在画画时,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材质和工具,只能延续原始绘画的方法,把图案绘制在平滑的石壁上。

毛笔的发明,给人们的画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,因为毛笔具有“尖、齐、圆、健”四大特点,依靠腕力和毛笔自身的弹性,能画出刚柔并济、形态各异的线条,极大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力。

因此,战国时期,人们有条件,也有能力在丝织品上画出艺术品味较高的作品。

广西花山岩画

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里,出土了一件我国最古老的帛画作品《人物龙凤图》,画面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部左右两边分别是一条龙和一只凤,龙飞凤舞,下部是一名妇女双手合十,好像在给主人祈祷,龙凤盘旋在妇女的头顶,寓意是引导主人的灵魂早日升天。

从这幅2200多年前古人的作品来看,古人已经完全掌握了绘画技巧,构图不但精炼简洁,而且想象力相当丰富,墨的黑白对比很有层次感,线条流畅自然,柔韧有力,寥寥数笔,就非常生动地勾勒出了龙凤和人物的神韵。人物衣服和龙凤皮毛,都给加上了淡彩,整个画面看起来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。

很显然,如果以正常的视觉经验来审视这幅《人物龙凤图》,画面的构图不符合常态,现实中无法看到这种构图结构。

在现实生活里,我们观察物体时,通常采用三种视角。

第一种是平视,就是把目光跟观察对象放置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去观察,看到的物象跟实际大小基本相等,更符合视觉的真实。

第二种是仰视,用目光自下而上去看,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上有一种崇高感和压迫感,这种观察视角适合看高处的物象。

第三种是俯视,人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去看,能比较全面的看到物象的体积。

战国帛画《人物龙凤图》

可以看出,《人物龙凤图》里之所以出现这种构图形式,完全是把平视、仰视、俯视结合后,视角不受空间限制,可以不断移动和转化,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象的外在特征,进而表现出更加全面、具体、生动、鲜明的形象,让画面层次更富于空间感,容纳更多的元素。

把平视、仰视、俯视的观察方式应用在国画里,就形成了“散点透视法”,它们在国画术语里,分别称作平远、高远、深远。

国画里采用平远、高远、深远的构图方式,就如同在三个方位用三双眼睛同时观看,然后把看到的景象,组织在一个画面里。

国画中的人物画和花鸟画,由于常常表现近景,因此,多采用平远视角来构图,有助于体现出丰富的细节。

国画中的山水画,常采用深远和高远来构图,深远有助于表现山川的纵深感,以及延绵不绝的气势感,比如,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的青绿山水《千里江山图》,就是深远和平远构图的代表作,把自然山川延绵不绝的气势展现得惟妙惟肖。

北宋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

高远有助于彰显大山的巍峨和险峻,渲染出大山的崇高感。比如,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,一座山充满画面,山头直耸云霄,看起来壮美雄阔,气势磅礴,给观者高山仰止的审美感受,是高远构图法的杰作。

运用“散点透视法”来画国画,虽然缺乏严谨的造型,逼真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,但国画在处理物象比例大小上,并不是不切实际,画家常常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来呈现画中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,以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王维在《山水论》里提出的理论为基准,这个理论到现在依然受用。

他说:丈山尺树,寸马分人,远人无目,远树无枝,远山无石,隐隐如眉(黛色),远水无波,高与云齐。

“散点透视法”之所以被山水画视作珍宝,是因为山水画以自然山川为蓝本,需要去表现宏观的、整体的场景,自然山水中常常出现雄伟壮丽、奇峰兀立、重峦叠嶂、乱石嶙峋、沟壑交错、溪水潺潺的丰富而美丽的景观,一张宣纸就那么大,如果画家不去多方位移动自己的视角,不把平远、高远、深远的观察方式结合起来,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,看不到山水景观的全貌。

北宋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局部

国画把“气韵生动”作为第一审美标准,如果在画中不能呈现自然山水延绵不绝、恢宏壮阔的气势,跟山水画的艺术理念是背道而驰的,山水画的审美理念,早已跟我国道家思想里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的文化观念融合在一起,所以,创作山水画必须采用散点透视法,方能体现出东方式的审美理念。

“散点透视法”跟文学中的“上帝视角”有殊途同归的味道。

“上帝视角”也称“第三人称视角”,是指作者如同上帝一样高高在上,不受任何限制,可以用多个维度去观察目光之内的所有物象,然后从不同角度把眼睛所见一一叙述出来,组成完整的故事。

因为在语言叙述时,会受到很多限制,不论是以你的观察角度,还是以我的观察角度,如果观察物象离开你我的视野,由于作者没有亲身参与一些事件的发展,也没有听别人讲述过,想去描述就很难转换成精准的叙述语言。

举一个例子。

宋徽宗《芙蓉锦鸡图》

故事里甲乙两人中午12点要在某个地方约会,甲从东边出发,乙从南边出发,甲乙两人各自在路上都遇到了堵车、等红灯,以及其它事情,然而,甲乙在没有见面前是不知道对方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。但作为讲故事的作者,是能够知道他们在哪些时刻做了些什么,在叙述时,不会出现卡壳问题,完全可以把甲乙约会之前的故事讲述清楚,在讲述中,随时切换叙述场景就可以了。这就是文学里的上帝视角,如同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,没有作者看不到的、想不到的、叙述不到的。

深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的日本浮世绘,在创作中同样对“散点透视法”爱不释手。跟中国画一样,浮世绘里边缺乏立体感,没有“黄金分割法”来制定严格的比例关系,也没有光影明暗关系来增加视觉张力,跟国画都属于平面绘画,采用散点透视法能增加一定的立体感和层次感,有助于增强视觉冲击力。

西方绘画中,有一个跟“散点透视”相对的绘画术语,名叫“焦点透视法”,是西方画家常用的观察方式和构图方式。

焦点透视法是西方近代以来,科技迅猛发展起来,影响到艺术创作后,依靠科学精神成长起来的观察方法和构图方法。

拉斐尔《圣母子》

我们在观察某个具体物象时,不但能看到物象的形状、颜色、大小,还能感受到自然光照射在物象上流露出来的明暗对比,又能感受到物象在空间中的方位,还能感受到自己跟物象之间的空间距离。

这些感受实际上都可以用具体的图像、形状、颜色和距离表示出来。焦点透视法就是用眼睛还原这些真实感受,把视觉焦点固定在某一个点上,然后,以这个点为中心,扩散开视角向周围观察,被障碍物遮挡的景象绝不会出现在视觉内,进而不会体现在画面里。因此,在西方绘画里,很难看到画面的纵深感。

用焦点透视法描绘出来的景象,符合近大远小的原理,跟眼睛看到的,自然界真实存在的景象没有什么差别,就如同是照相机镜头抓取到的景象一样。

相对来说,散点透视法善于表现整体场景,焦点透视法适合表现局部细节,国画擅长写意,油画长于写实,它们各有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