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银川
“银川”作为古地名,最早见于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原指“银州银川郡”,故址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北。
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载:宋崇宁四年(1105),“仍置银州,五年废为银川城,金为银川寨,寻废”。由此可见,银川指代的地名最早不在宁夏境内,而是在陕西北部。
宁夏地方文献中出现“银川”一词,约在明末清初。一些官吏、文人在咏唱宁夏平原沟渠交织如网、湖泊珠联其间的秀美景色时,用“银川”形容其水光潋滟、水映如画的水乡风光。
如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),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在《重修汉泉暗洞落成》一诗中写道:“曾闻河源来自天,一曲伏流路几千。或是天公聊小试,暂移鳅穴到银川。”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,解震泰在《游贺兰山》的长诗中有这样几句:“黄河一带宽,城郭渺如舫。银川亦寥廓,微茫但一望。”这些诗词中提到的“银川”,还没有明确的地名意义。
清雍正年间(1723~1735),“银川”一词开始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义。如通智的《惠农渠碑记》上有“黄河发源于昆仑,历积石,经银川,由石嘴山而北……”的记载,碑文上的银川,已泛指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了。
清乾隆年间,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府城(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)创建“银川书院”,又有汪绎辰纂修《银川小志》。“银川”一词的指代范围趋于具体、明确,已初具地名意义,并开始成为宁夏府城的代称。
1944年,宁夏省城改为建制市,拟正式定名为“银川”,经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批准,将银川作为宁夏省会城市之名,沿用至今。
2. 石嘴山
石嘴山市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“山石突出如嘴”而得名
1958年,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,报请国务院撤县(惠农县)建市。
1959年4月20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国务院上报《关于撤销惠农县,成立石嘴山市的请示报告》。
1960年1月7日,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“设立石嘴山市,撤销惠农县,将原惠农县的石嘴山等10个乡(镇)划归石嘴山市的行政区域,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”。
1972年2月23日,国务院批准设立银北地区,辖平罗、陶乐、贺兰三县及大武口区(一区)、石嘴山区(二区)、石炭井区(三区)。
1975年11月23日,国务院决定撤销银北地区,恢复石嘴山市,由自治区直辖。市级机关由石嘴山迁至大武口。辖一区(大武口区)、二区(石嘴山区)、三区(石炭井区)、郊区4个市辖区和平罗、陶乐两县。
3. 固原
明朝,置固原州和固原卫,明正统十年(1445年)置固原巡检司,以“故原州”之名,“讳故而改固”得名。成化五年(1469年)为固原卫治;弘治十五年(1502年)为固原州治,又为固原镇治。
清朝,置甘肃省,固原州划属甘肃省。同治十二年(1873年)升固原州为直隶州,领海城(今海原)、平远(今同心)二县及硝河州判、打拉县丞。
中华民国二年(1913年),废固原直隶州,改置为固原县,属甘肃省泾源道
4. 吴忠
吴忠的地名得于明朝洪武初年(约公元1368年)。当时,灵州守御千户筑堡,以屯长吴忠命名为吴忠堡。早在大禹时期这里就已开发,大禹凿青铜峡流守黄河,并在黄河冲积成的银川平原上修渠种稻。春秋时期为戊狄民族游牧区。秦代以后,各朝代均设置行政机构。秦代在今市南金积镇设富平县。汉惠帝四年(公元前191年)在今灵武县城西北的河中堡设灵州。北周至隋、唐属灵州回乐县。公元11世纪属西夏国。元、明、清代属灵州。元代,开始迁入回回客。明代,大批回民以“屯戎”人的身份安插在灵州。清代,吴忠已发展为灵州南部的大名堡之一和回民聚居区。民国二年设置灵武县,吴忠属灵武县管辖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于1950年2月成立吴忠市。1963年10月改为吴忠县,1983年11月恢复吴忠市。
5. 中卫
明朝永乐元年(1403年)2月9日,改宁夏右护卫为宁夏中卫,隶陕西都司,以6000名军卒守之,中卫之名由此而始;明朝正统四年(1439年),始置中卫文庙儒学,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宋文鉴中壬午科举人,为宁夏中卫科第举仕第一人。
清代康熙四十九年(1710年),中卫成立应理书院;雍正二年(1724年12月12日)10月,清廷议准改宁夏中卫为县;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七月,中卫知县黄恩赐编修的中卫第一部县志——《中卫县志》印行
6. 青铜峡
传说在上古时期,一名叫做“鲧”的人,受天帝之命,使用障水法平息黄河水患,但是历时九年也没能平息。
鲧死后,他的儿子“禹”继承父亲之志,提出堵不如疏,依据地势的高低,斧凿开山。天帝听说后,感念此人心坚志韧,赐下天宫中的一把青铜神斧,高大的石山被神斧劈成了两半,变成了如今的十里青铜峡,青铜峡由此而得名。到了傍晚在霞光的映衬之下,两侧的峭壁上还会泛起一丝青铜色。
7. 灵武
灵武,古称灵州,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美誉。
灵武在古代的影响力颇广,一直以来便是西北名城。1913年时改灵州为灵武县,因其自古以来便是军事要冲,故取“武”字,是为灵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