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法解读
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》
取代原来的
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》
《外资企业法》
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》
即“外资三法”
《外商投资法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
这部统一的外商投资法
标志着我国已迈向
全面开放、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
《外商投资法》是一部怎样的法律
《外商投资法》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,积极促进外商投资,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,规范外商投资管理,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,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。该部法律共分六章,即“总则”、“投资促进”、“投资保护”、“投资管理”、“法律责任”和“附则”,共四十二条。
为什么要“三法归一”
我国在1980年前后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“外资三法”,为我国利用外资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,打开了我国引进外资的大门。但是,这三部法律制定时,我国的公司法、合伙企业法等企业组织法律还处于空白,因此“外资三法”侧重解决外资准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组织的一些法律问题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企业组织法律体系的完善,“外资三法”已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需要,也出现一些与我国其他法律不合拍的地方,亟需制定统一规范的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。
《外商投资法》服务宗旨
《外商投资法》与“外资三法”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改革,即从以往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促进、保护、服务外商投资为主导的投资管理制度。相比“外资三法”,《外商投资法》大大简化了外商投资设厂的手续。例如,《外商投资法》实施前,外国人如果在中国投资设厂,需要首先经过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,包括企业合同章程审批,经营活动审批等等;其次需要就投资项目进行核准、备案,经过行业许可,明确不是在禁止投资领域进行投资;最后,再进行企业注册登记。这一套审批、备案流程全部下来,可能需要数月时间。而《外商投资法》对外资企业的设立采用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,也就是说,根据《外商投资法》的规定,外商投资设厂将不再需要经过专门的审批,只要不在负面清单内,外商登记注册企业、办理核准备案,取得行业许可这些手续,国内投资者什么待遇,外商也是什么待遇,极大地简化了外商投资设厂的手续和环节。
《外商投资法》中不但明确了外商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权益,明确了对外商投资的促进、保护、管理制度,对外商一直所关切的知识产权等权益保护方面,加强了保护力度和措施,还注重严格规范政府行为,转变政府职能,提出了“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,优化政务服务”的“放管服”要求。
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:
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;
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标准制定;
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;
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;
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;
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;
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追责;
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等等。
外商投资企业注意啦!
《外商投资法》在附则中规定,依照“外资三法”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,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可以继续保留原企业组织形式。鉴于外商投资法施行后,依照“外资三法”确立的企业组织形式需要与公司法等规定一致化,确立过渡期可以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平稳过度,避免或减少存在的法律风险。
根据商务部统计,截至2018年底,我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96万家,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超过2.1万亿美元。
《外商投资法》对“外资三法”的整合形成统一法典,解决了“外资三法”之间以及与其他法律之间所存在的冲突。《外商投资法》取消原有对外商投资不合理的行政审批程序,促进了外商对我国市场投资热情;对外商所关切的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益,加强保护力度和措施,打消了外商投资的后顾之忧;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,以法治化手段实现了对外商投资领域促进、保护、管理的目标。
《外商投资法》的颁布预示着我国将以更大力度、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,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积极努力,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。